199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正式成立,许多市民纷纷走上街头,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这一历史时刻令一位多年来心怀牵挂的老人终于松了口气。正是他,早前曾多次向中央反映澳门安全形势,强烈呼吁派遣驻军。作为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富商,这位老人不仅在澳门声望卓著,更是在新华社发出建议的关键人物。中央对此高度重视,甚至亲自回函典丰投资,保证一定会派军驻守澳门。
这位老人名叫马万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与叶剑英将军亦有深厚友谊。1919年,马万祺诞生于一个富裕商贾之家,凭借父亲经营的家业,他自幼生活优渥,衣食无忧,典型的“含着金汤匙”出世。尽管身处优渥环境,马万祺却没有被宠坏,他始终将学习放在首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厄运骤至,他的父亲早逝,家庭重担迫使他中断学业,回归家族生意。
展开剩余85%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年轻的马万祺迅速调整,潜心钻研商业管理。凭借勤勉踏实、亲力亲为的工作态度,他赢得了下属的尊敬,生意在他的带领下不断扩展壮大。正值中国内忧外患,列强频繁介入市场,马万祺的经商之路充满艰难,尤其是日本侵华期间,他的事业更遭受严重冲击。面对困境,他没有屈服,而是果断变卖家产,于1941年辗转来到香港,决心从头再来。
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聪慧的商业头脑,马万祺很快在香港扎稳了根基,逐渐涉足粮食贸易,并成功创办了一家银行。然而,随着香港陷落,马万祺再次被迫离开。他辗转来到澳门,并决定在此安家立业。凭借之前银行经营的经验,他与友人联手在澳门创办银行,继续开拓金融业务。与此同时,目睹日军残暴行径和民众受苦,马万祺心中愤懑不已,立志支持抗战。
在澳门,马万祺设立了粥棚,免费为难民提供食物。虽然此举无利可图,却让他收获了心灵的满足。面对粮食价格暴涨,他毅然自掏腰包购入粮食以平价出售,阻止商人借国难牟利,赢得了广泛赞誉。1942年,马万祺身患重病,在寻医问药期间结识了医生柯麟——一位中共地下党员。两人因长时间接触,逐渐成为知己,马万祺开始深入了解共产党及其理念。
后来典丰投资,马万祺积极参与镜湖医院的慈善工作,并与柯麟的弟弟结交更深。他组织澳门的爱国人士为游击队员筹集药品,协助物资运输,始终心系抗战胜利。1943年,满怀忧虑的马万祺在澳门结婚,作为当地名人,婚礼自然吸引众多社会名流。然而,婚宴布置简朴,令许多人感到诧异。马万祺坦言:“国家正处于危难时刻,我们必须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将婚礼费用全数捐赠给广东省妇女会,用于抚养因战争失去家庭的儿童,并一致决定将婚后生活推迟,优先支持国家抗战。
新中国成立后,马万祺满怀喜悦,深信梦想即将实现。他积极支持解放军南下,继续从事慈善事业。1950年广州饥荒爆发时,正是他协助叶剑英将大量粮食运往灾区,保障民生。1952年7月25日,澳门关闸发生葡萄牙雇佣兵挑衅事件,这些士兵公然移动国界标志,甚至与我方士兵发生激烈冲突,引发炮火交锋,居民惊慌逃散。
事态紧张,马万祺作为中华商会代表出面斡旋,深感处理失当将威胁国家主权,他遂向中央请示对策。彼时抗美援朝战事正酣,局势复杂。叶剑英得知此事怒不可遏,士兵们亦主张直接军事反击。中央慎重考虑后,决定派兵应对毛主席更是明确指示“坚决消灭来犯之敌”。尽管葡萄牙背靠英国,声称若开战即是对抗英国,中央依然无惧压力,组织野战军将葡军压制在澳门关闸内,实施围城策略,使澳门一时成为封闭状态。
葡萄牙未料到如此强硬反击,最终被迫求和。初时总督态度强硬,宁愿关闭关闸断绝物资供应,也不肯退让。马万祺对此愤怒异常,深知澳门粮食依赖大陆,断供势必伤害民众。大陆方面亦关闭闸口施压,希望促使总督回心转意。随着物资短缺,居民纷纷逃往香港,局势愈加紧张。最终,马万祺与何贤联袂与总督谈判,指出持续抵抗只会加剧澳门民众的苦难,促使总督同意和平谈判。
8月23日,双方达成协议,葡萄牙正式道歉,警戒线后移,并赔偿中国4亿元。这次关闸事件让马万祺深刻认识到驻军的重要性,坚信若早有驻军存在,挑衅事件或可避免。见证祖国日益强盛,他心中充满期待,最盼望的便是澳门真正回归那一天。他几乎用尽毕生心力为此奋斗。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签署,马万祺激动不已,深信澳门即将回归祖国怀抱,自己的理想终将实现。为了迎接这一历史时刻,中国积极展开多轮外交磋商。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明确澳门主权归属中国,并规定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马万祺欣喜若狂,成为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参与制定澳门未来治理框架。
尽管年届古稀,身体日渐衰弱,马万祺依然满腔热忱,乐此不疲地奔波于北京与澳门之间。他常说:“为自己喜欢的事奋斗,再累也心甘情愿。”然而,澳门回归之际,他获悉葡萄牙单方面拒绝中国在澳门驻军的消息,深感忧虑。作为亲历关闸冲突的见证者,他坚决反对妥协,认为没有驻军的澳门注定难保主权。
马万祺迅速向中央递交建议书,强调:“中国必须在澳门设驻军,绝不能容忍葡萄牙的无理要求。只有如此,澳门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治理,避免混乱。”中央高度重视他的意见,迅速回复:“请放心,中央必定派驻军。”尽管国际舆论压力巨大,外国媒体抹黑中国政策,中央依旧坚持:“中国主权不可侵犯,驻军势在必行。”
1999年11月10日,驻澳部队正式组建,马万祺终于松了一口气。澳门回归前夕,驻军进入澳门,时隔400多年,中国军队再次驻守此地,令无数民众激动欢呼。澳门回归后,马万祺依旧为国效力,积极宣传“一国两制”方针,推动澳门平稳过渡。直到2014年临终,他仍关切澳门未来的发展。
如今,澳门蓬勃发展,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一环。相信若马万祺老先生有幸目睹此景,必定心安理得。我们也应铭记这位爱国商人的无私奉献,继续砥砺前行,为祖国繁荣贡献力量。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线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