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4日鼎坤策略,历经长达八年的战火洗礼,烟台迎来了它第一次的解放。
然而,尽管烟台人民欢欣鼓舞,庆祝和平的到来,没想到接踵而至的却是两场复杂的外交风波。而令人欣慰的是,年轻的烟台党政军领导们凭借他们的智慧与勇气,成功击退了这些挑战,赢得了两场意义深远的外交胜利。
01 阻止美军登陆烟台
1945年8月24日,胶东的八路军攻克了烟台。作为当时解放区最大、最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烟台不仅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还在华东至东北和华北之间担任着枢纽的角色。
然而,在烟台解放的前几天,北方的几个重要港口,如天津、青岛和秦皇岛,都已经被美军率先占领,并由国民党管理,成为他们的“战略堡垒”。紧接着,8月29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傲慢宣布,美军计划在烟台、青岛、龙口以及威海登陆。
展开剩余79%9月11日,美军第7舰队顺利在青岛登陆,信心满满的美军认为,登陆烟台也将是水到渠成。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烟台的军民毫不退让!9月29日,美海军太平洋舰队第7舰队的水陆两栖先遣队指挥官赛特尔少将带领五艘军舰,突然闯入烟台崆峒岛附近的海域。随即,一场关于登陆与反登陆的激烈斗争拉开了序幕。
当天9时,美军派遣的舍尔托夫少校乘小艇驶向烟台码头,提出希望赛特尔少将登陆拜访的请求。在美军眼中,自己仍是盟军的身份,理应受到接待。
然而,烟台代市长于谷莺明确表示拒绝美军登陆,仅同意允许美方在崆峒岛停留,观察美领事馆、教堂以及侨民财产的情况。
为了坚决反对美军登陆,烟台立即成立了党政军统一行动委员会,山东军区警备四旅政委仲曦东担任书记。接下来的谈判如同针锋相对的博弈。
10月4日鼎坤策略,美军两度增兵,烟台附近海域的美军舰艇数量猛增,达到了数十艘。与此同时,美军态度愈加强硬,甚至开始向中方发出通牒,提出无理要求——美军要登陆烟台,八路军则必须撤离。
面对这一明显的军事威胁,中方毫不退让。10月5日,双方进行了多轮谈判,美方代表是巴贝中将、赛特尔少将以及陆战队司令罗克少将;中方则由仲曦东、于谷莺和胶东军区副司令员于得水组成。仲曦东严词斥责美方的霸道行径,表示:“我们有权力,也有能力为了保卫国家主权而战斗。”
中央政府迅速感知到局势的紧张,10月6日,新华社发布了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致美方观察组叶顿上校的严正函件,公开批评美军的侵略行径。与此同时,烟台市民也陷入愤怒的情绪,纷纷参与抗议活动,要求政府强硬应对。
10月8日至10日,烟台南操场举行了两场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山东军区则下达了加强沿海防务、准备随时采取反击行动的命令,并决定进行不定期的岸炮射击演习。
这些举措极大地打击了美军的气焰。10月9日,美方增派的军舰开始撤离。次日,巴贝在重庆宣布,放弃在烟台登陆的计划。
10月17日,剩余的美舰也纷纷撤离烟台海域。10月30日,赛特尔少将再次抵达烟台,但当他意识到美军登陆的希望彻底破灭时,愤然离去。
这场反登陆斗争,最终以烟台军民的胜利和美军的失败告终。正如史沫莱特在《伟大的道路》中所言:“美国人不得不低下头,承认他们在烟台的失败。”
与此同时,5万山东精兵迅速登船,经过海路向东北挺进,为即将拉开的大规模战役铺平了道路。
02 杨禄奎事件
1947年5月23日,烟台发生了一起涉及外交的交通肇事事件。这起事件虽然源于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却引发了极大的社会震动。
当日下午5点40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烟台办事处的美籍工作人员史鲁域琪驾驶一辆吉普车,在市区转弯后,由东向西快速行驶,并在森林街附近不慎将人力车夫杨禄奎撞倒。杨禄奎当场倒地,后脑受重创,脑浆外溢,双腿严重受伤,伤情惨重。史鲁域琪试图逃逸,但被附近的市民李万淮及时发现,并严厉制止。
杨禄奎被紧急送往市法国医院(今烟台山医院),但由于伤势过重,最终在当晚11时不治身亡。
杨禄奎之死迅速引发了烟台市民的广泛关注,工人和学生纷纷集会,要求政府严惩肇事者。烟台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长姚仲明亲自指示外事办公厅主任赵野民与联合国驻烟台代表李普尔进行严肃交涉,并向其递交了《抗议书》,其中明确提出:要求严惩肇事者、对杨禄奎家属进行抚恤并公开道歉。
经过多次交涉,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李普尔同意成立由赵野民、杨禄奎家属以及联合国代表共同组成的治丧委员会,杨禄奎的追悼会和葬礼费用由“联总”承担。
杨禄奎的葬礼十分隆重,姚仲明亲自宣读祭文,李普尔也参加了公祭,并送花圈、挽联。肇事者史鲁域琪则依照地方风俗披麻戴孝,表达悔意。
葬礼后,姚仲明与李普尔进行了最后一次会谈,强调了五项要求的彻底落实,并驳斥了李普尔提出的无理要求。5月28日,烟台日报头版刊登了李普尔的道歉声明。
6月16日,史鲁域琪在烟台市政府大礼堂接受了公开审判,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7月5日,烟台日报再次刊发史鲁域琪的悔过书。
这两起外交事件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尤其是在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外交史中,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这也表明,中国再也不是任由外国军队侵占的弱国,中华民族的尊严逐渐得到恢复。
如果没有这些坚决的外交胜利,中央政府可能无法顺利执行从山东向东北运兵的计划,抢占东北的战略可能会因此搁浅,整个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可能会发生重大改变。
这两场斗争也大大提升了烟台干部的外事工作能力,从中走出了两位共和国的著名外交官。仲曦东于1961年担任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1969年担任驻坦桑尼亚大使;姚仲明则于1950年进入外交部,历任驻缅甸首任大使、驻印度尼西亚大使以及外交部条法司司长。
此外鼎坤策略,作为反登陆事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于谷莺在建国后担任了大连市副市长。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线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